《经济参考报》记者近日获悉,随着环保监管法规、专项资金和设备补贴等优惠政策的不断加大,传统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步伐将加快。同时,智能制造对提高绿色制造水平的作用日益突出,“绿色+智能”制造正在成为新的航空港。
逆向约束与正向激励的结合,促使绿色制造业加快发展。一方面,环境监管的高压态势仍在继续。第三批中央环境监理业绩表刚刚发布——覆盖23个省份,初审罚款约8.8亿元,立案侦查1183件,第四批环境监理全面启动。
8月9日,环境保护部公布了产业集群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展情况。截至7月底,全国80%以上的省级以上工业集聚区已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,但仍有10个省份进展缓慢。其中,云南、甘肃、新疆、青海等地的污水处理设施仅按规定建设了35%、40%、47%和50%。环境保护部表示,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监督指导,对逾期未完成任务的工业集聚区增加水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,暂停审批,并取消园区在符合有关规定。
“环境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,对钢铁、水泥、煤炭等行业的生产提出了很高的环境要求。不符合环保标准的,不能开工,必须关闭相关生产能力。这将迫使相关企业使用环保设备,推行和实现绿色制造。”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、中国绿色制造联盟专家组成员曲盛宁在接受《经济参考报》采访时表示。
另一方面,优惠政策的实施正在加快,这也提高了地方和企业开展绿色制造的积极性。《中国制造2025》部署的智能制造工程、绿色制造工程等五大工程全面启动。工业和信息化部协调各地区的工业发展基础和产业布局,并批准了包括宁波在内的12个城市,包括江苏南部5个城市、珠江西岸、Changzhutan和郑洛信等5个城市,作为“中国制造2025个”试点示范城市。(集群)。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7年7月28日至8月3日在5月1日公布了首批绿色制造体系示范名单。
赛迪智能制造评价工程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安林在接受《经济参考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制造业向绿色、智能化转型的方向已经明确。
“不容忽视的是,通过绿色制造实现绿色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。例如,绿色制造往往需要一些环保项目和设备,这会增加一定的成本,有些企业可能负担不起这部分成本。”最近,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成立了第一个全国绿色制造联盟——中国绿色制造联盟,为绿色制造提供了一批专项资金,年规模在10亿至20亿元左右,”曲盛宁说。对已涉及环保项目的企业,如果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相关审批,达到绿色制造标准,将获得一定的设备补贴。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开展绿色制造的积极性。”
值得一提的是,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正在加快融合,在推动绿色发展和绿色经济转型方面发挥着交叉作用。
联系电话
微信扫一扫